阅读历史 |

薛善禾与梁家两兄弟 第65(1 / 3)

加入书签

善禾回头望了望,只见梁邺站在人群中,也正隔空望过来。他冲她点了点头,嘴角也慢慢上扬。人流正往各宴厅移动。

善禾亦颔首,冲他一笑,立马转身跟着晴月往垂花门外去。她道:“快走!”

梁邺望着善禾突然的转身,心底隐隐有些不安。施元济擦身走过,催了他一句:“稷臣,快些罢。”梁邺答应着,再转头,善禾已不见了。

善禾与晴月飞速跑到垂花门外,成安正焦切等着。善禾与晴月利落地上了马车,成安扬鞭策马,坐在车板上,笑道:“娘子,这就走啦?”

善禾:“嗯,走了。”她想了想,“成安,你保重啊。”

成安拧眉:“什么保重?娘子不是回苍丰院么?”

善禾笑:“我知你送了我回去后,你自家还是要回来的。今夜少不了喝酒,你可不得保重?”

成安嘿嘿笑了两声,专心策马。

青帷马车在京都巷道内疾驰,直奔苍丰院。

京都城外二三十里处,三匹马、一辆马车亦在官道上疾驰。

夕阳落山之际,跑在前头的三匹马忽的撒蹄飞奔,很快将马车丢在后头。

梁邵伏在马背,策马跑在最前头。他背上的红缨枪与青霜剑亦颠簸着。

梁邵扬声笑道:“快些!快些!这速度可赶不上省亲了!”

庄一兆亦伏在马背,风从耳畔呼啦吹过去。他道:“兰儿姑娘还在后头呢!”

“马车本就走不快,她晚点也没事。”梁邵又甩一鞭,“你们随我赶回去,娘娘知道了,少不得要赏酒与你们吃的!便是我哥哥知道了,也要请你们的!”

于是马背上的三人俱笑起来,夹紧马肚,更是加速往京都赶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作者有话说:先发了,回头修。

这几章事情很多,才方便善善逃跑。本来诗会想写判词诗的,我怕逃跑这段的气势更低了,以后再写吧。

本章有抽奖活动哦!

逃离苍丰院

善禾一行回至苍丰院时,但见四下漆黑,唯妙儿房中一盏孤灯荧荧。因今日省亲,善禾特与梁邺求了恩典,准苍丰院诸人放假一日,故而唯有成敏、成安和晴月随行。

这厢三人下了马车,成安因赶车劳碌,回院里来吃碗茶。他刚进得院子,见妙儿屋中亮着灯,不由疑声问:“妙儿没跟他们一块出去么?”

妙儿急匆匆赶出来,神色带了点慌:“我、我午后就回来了,回来看屋子。”

成安心底还疑着,毕竟妙儿并非耐得住寂寞的性子,但嘴上到底没说什么,点了点头,自回屋斟茶休息。

见成安进屋,善禾悄声问妙儿:“妥当了吗?现在能走?”

妙儿点点头,又拧眉望向成安屋子。

“无妨。他这就走。”

听得这话,妙儿才稍稍放心,她压低声音道:“闻灯还在正屋里。”

善禾登时明白她的意思。她一壁扬声吩咐晴月、妙儿去烧水准备沐浴,一壁独自回了正屋。

闻灯正拖挪着一具女尸,小心摆在妆台前。忽见珠帘后人影晃动,闻灯惊得脊背僵直,匆忙抬起头,但见善禾立在门首,这才长长呼出一口气。

三具女尸散落在正屋。因是三日前从乱葬岗拖来藏在板车上的,此时已隐隐发臭。

善禾将门掩上,与闻灯对视一眼,二人无声点头致意。

外头又响起成安的声音:“娘子,小的先回伯府伺候,您早些安歇。”

善禾抱着寝衣走出来,站在廊下,朝成安一笑:“成安,谢谢你送我回来。今儿是娘娘的好日子,你们尽情吃酒,我与丫头们煮好醒酒汤,就在这候你们和大爷回来。”

成安听了,咧嘴笑着:“这敢情好!”说罢,转头出门去了。

妙儿立马小跑着追上去,直到成安驾着马车消失在巷道尽头,她才折身回来。入得院内,善禾与晴月各背一只瘪瘪的包袱,站在正屋里等候,闻灯已不见了踪影。

屋里点着六只素烛,烛光摇摇曳曳的,于各色家具上投下鬼魅似的影子。

妙儿走进来,站在善禾身侧:“成安走了。”

善禾抿了抿唇:“其他人呢?”

“放心罢。”妙儿抬眼,“娘子在密楼订下的席面,他们怎么舍得提前回来?”

于是,善禾捧起两只烛台,递与妙儿,又捧起两只递与晴月,最后她自家才拿了剩下两只。

偌大的正屋,此刻只有这六只素烛照亮,幽暗一如冥府。善禾把这屋子环视一周,心底翻涌着许多说不清的情绪。不知不觉,她已在这里住了好几个月,这间屋子里几乎每一处都有过她的影子,也有梁邺的影子。

有她梗着脖子反抗梁邺,最后弄得遍体鳞伤。

有她慢慢归顺,心底却越来越不快乐。

有她隐忍假意与他安稳过日子,而他待她也越来越好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