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卫长公主 第290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,是公孙敖的儿子公孙佚闯了祸,急功近利,牵连甚大,被人举报。

&esp;&esp;世人都知道,卫青还未出人头地时,曾遭窦太主刘嫖迫害,差点一命呜呼,是公孙敖救了他,为此卫青对他也多有护佑,之前公孙敖兵败被贬为庶民,也是卫青带他重新立功,又拿回了爵位,不过之后又因为延误军机,废为庶民。

&esp;&esp;其实公孙敖并不算善战,不过随卫青多次出塞攻打匈奴,跟着立了一些战功。

&esp;&esp;所以没有卫青护着时,他就不行了,之前跟着霍去病、曹襄西征西域,他因为失误,战损兵卒过多,再次被判处死刑,不让缴纳赎金,在其家人的运作下,其诈称已死,在民间隐藏数年。

&esp;&esp;这些事情,卫青心照不宣,当做不知道。

&esp;&esp;此次在幽州担任校尉的公孙佚为了立功,想要给公孙敖赎罪,意图鼓动幽州归降的羯人造反,然后他黄雀在后,平复叛乱。

&esp;&esp;他想的很美,到时候有他的功劳,再加上卫青、太子的求情,自己不仅能封爵,公孙敖也能免罪。

&esp;&esp;此事爆出来后,他就押送长安了。

&esp;&esp;之后一些人将矛头直指卫青、刘据,更确切来说,是刘据,觉得此次公孙佚的主意,说不定是太子的想法。

&esp;&esp;听到这种污蔑的刘据:……

&esp;&esp;刘瑶:……

&esp;&esp;就连刘彻都无语。

&esp;&esp;若是真选了这种脑子的太子,他要呕死!

&esp;&esp;刘瑶:“阿父,虽然这种脑子的太子你没有,但是这种脑子的大臣,你是有一箩筐!”

&esp;&esp;现在这些人这么胡搅蛮缠,还不是因为摊丁入亩的后遗症。

&esp;&esp;若是某人将活直接揽了,也不会呕到自己。

&esp;&esp;刘彻:……

&esp;&esp;第154章 阿父若是听到这些,心怕是都要碎了。

&esp;&esp;刘瑶原以为公孙佚这事闹一阵也就结束了。

&esp;&esp;可是公孙佚押送长安的途中,遭遇刺杀,人没了。

&esp;&esp;刘瑶听到消息后,心中咯噔一下。

&esp;&esp;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更有用。

&esp;&esp;本来公孙佚这事,本身是他脑子糊涂,许多人借着公孙敖与卫青的关系,攀扯上刘据。

&esp;&esp;之前,她就觉得这谣言有些牵强,现在人死了,有些事就更说不清了。

&esp;&esp;果然,在公孙佚死亡的消息传出去后,长安又有了新的流言,说是太子担心事情败露,杀了公孙佚。

&esp;&esp;总之幕后之人为了给刘据泼这盆脏水,真的很努力。

&esp;&esp;刘瑶一方面安抚公孙家的人,另外一方面压制谣言传播范围,对于背后出手的陇西、巴蜀那些地方豪强,她可不会手软,既然舍不得三瓜俩枣,不想安稳赚钱,那就将这个机会给旁人。

&esp;&esp;公孙佚死亡后,公孙敖被人举报,被抓了起来,作为一个名义上的死人,还是一个没多少本事的人,刘彻心中已经将他当了一个死人。

&esp;&esp;奈何此人曾经救过卫青一命,算是过命交情,现如今卫青病重,刘彻担心处置了他,影响卫青的病情,就暂时将人关入监牢。

&esp;&esp;谁曾想,在刘瑶那般严防死守的情况下,公孙家的人还是将消息传给了卫青,想求他救一下公孙敖。

&esp;&esp;卫青听说后,情绪激动,再次吐血晕厥。

&esp;&esp;刘彻大怒,当即命人将公孙敖送到闹市腰斩,不准公孙家的人给他收尸。

&esp;&esp;公孙敖父子都是祸害,本就是该死之人,他后悔早在公孙敖之前战败时,就应该将他斩了,不给他赎命的机会。

&esp;&esp;公孙家的人又求到卫青跟前。

&esp;&esp;卫青知道后,先派人给公孙敖收尸,然后上了请罪的奏疏。

&esp;&esp;刘彻看到奏疏后,赏赐了补身的药品,还让刘据代表他前去探望卫青。

&esp;&esp;刘据接到旨意,先去了长公主府。

&esp;&esp;刘瑶见他来,纳闷道:“你来做什么? ”

&esp;&esp;刘据:“阿父让我探望舅父,我担心舅父烦我,来请阿月、阿轩帮忙。”

&esp;&esp;“行吧,让他们一起去,确实要好一些。”刘瑶命人去找阿月、阿轩,同时吩咐人去挑些礼品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