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1938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平帝抱着男童,目中现出一抹欣慰。

&esp;&esp;这是他的血脉。

&esp;&esp;宋皇后在一旁看着,美眸中现出一抹复杂。

&esp;&esp;陛下能高兴一些,也是好事儿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第1352章 李淏:后世子孙不孝

&esp;&esp;时光匆匆,不知不觉就是半个月时间过去,就在大汉文武群臣瞩目这场战事之时——

&esp;&esp;朝鲜,王京

&esp;&esp;巍峨高立的城墙之下,喊杀声震天,不少女真的八旗精锐骁勇,手持军械,沿着木质云梯向城楼攀爬,蚁附攻城。

&esp;&esp;此刻,城墙之上,朝鲜御营大将李浣身披重甲,面容冷峻地看向下方不停涌上城头的兵卒。

&esp;&esp;而后,率领着一众军将,抬着滚木礌石,向着下方攻城的八旗精锐砸去。

&esp;&esp;一时之间,惨叫声此起彼伏。

&esp;&esp;而不远处的一面大清旗帜下,阿济格与鳌拜眺望着远处的一幕,眉头紧皱不已,显然也对城头上顽强抵抗的一幕,感到颇为头疼。

&esp;&esp;“王爷,城中的抵抗似乎又有变强之势。”鳌拜两道宛如榆树叶的浓眉之下,目中凝重之色不减丝毫。

&esp;&esp;“让红夷火铳朝着城中炮轰,炸出一道通路来!”阿济格也发了狠,冷声说道。

&esp;&esp;鳌拜点了点头,沉声说道:“王爷,这样下去也不是法子,纵然拿下王京,我们手下兵卒也伤亡过大。”

&esp;&esp;女真连番大战,已经折损了不少精锐,之后的战事多是精打细算。

&esp;&esp;阿济格将目光落在一旁的鳌拜面上,说道:“你有何良策?”

&esp;&esp;鳌拜抬起络腮胡须的头颅,转而将目光落在远处,说道:“王爷,西城城墙残破的厉害,不如让人在城墙掘开地道,然后放进炸药,看能不能炸开城墙,然后再冲入进去。”

&esp;&esp;阿济格闻言,眸光一亮,说道:“此计甚好。”

&esp;&esp;鳌拜见阿济格应允下来,而后也不多言,吩咐着手下兵卒,开始准备火药。

&esp;&esp;而下方的八旗精锐,抬着手里的云梯,向着城头而去。

&esp;&esp;朝鲜,王京城——

&esp;&esp;朝鲜国王李淏落座在书房的条案之后,这位年仅三十余岁的朝鲜国王,脸上满是憔悴和疲惫,显然为近日的局势感到颇为忧心。

&esp;&esp;此刻身形向前倾着,凝眸看向正在躬身而立的李浣与元斗杓,问道:“今日守城之时,防御情形如何?”

&esp;&esp;李浣刚毅面容之上忧色不减,低声道:“回陛下,这几天女真八旗精锐攻城之势迅猛,士卒死伤无数,而城中伤亡依然严重。”

&esp;&esp;李淏又担忧问道:“都已经半个月了,城中粮秣与军械可还支应的住?”

&esp;&esp;李浣道:“陛下,城中军械和粮秣,囤积尚还充足,只是女真八旗精锐悍不畏死,如此下去,只要不出三月……”

&esp;&esp;说到最后,声音低沉,显然后果不言自明。

&esp;&esp;李淏皱了皱眉,问道:“如今又能如何?”

&esp;&esp;兵曹判书元斗杓面色凝重,接过话头儿,拱手说道:“陛下,汉廷至今仍无援兵派来,如是下去,我王京城玉石俱焚,也未必能等到汉廷兵马。”

&esp;&esp;一开始的卫国公坐镇,汉廷兵马来援的口号显然也支撑不了太久,尤其随着城中伤亡的加剧,一股对战事悲观的情绪,再次席卷了整个王京城中。

&esp;&esp;朝鲜文武群臣,大概认为朝鲜王京城内的兵马,可能根本抵挡不住女真的侵略和掠夺。

&esp;&esp;李淏想了想,说道:“再等等,左右不过一个月,城中应该能支撑到援兵到来的那一天。”

&esp;&esp;元斗杓拱手称是,说道:“陛下,不妨派人召见先前那位汉使,问问情况,或是催促汉廷加快派兵?”

&esp;&esp;李淏闻言,连忙道:“元卿所言甚是,来人,去驿馆去寻汉使。”

&esp;&esp;元斗杓而后也不多言,与李浣耐心等候着。

&esp;&esp;不大一会儿,内监领着先前的汉使冯直进入厅堂之中,此外还有上次前来的锦衣府探事。

&esp;&esp;冯直躬身行了一礼,询问道:“未知大君相召,有何要事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