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1850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蒙起层层红晕,嗫嚅道:“贾君,我不会吃醋的。”

&esp;&esp;还未说完,却觉得又是一阵酥麻的电流涌遍全身,闭上眼睫,轻轻抚过少年的肩头。

&esp;&esp;贾珩离了富士山上的樱花,抬眸看向眉眼羞怯的丽人,说道:“倒也没有别的。”

&esp;&esp;拉过明正天皇坐在自己怀里,因是夏天,空气炎热,暑气未退,两人依偎着,耳鬓厮磨。

&esp;&esp;明正天皇柳眉蹙起,旋即舒展开来,原本酥软的声音在颤抖中蕴藏着几许惊心动魄,颤声道:“贾君。”

&esp;&esp;贾珩轻轻伸手托了下酥软丰翘,剑眉挑了挑,目光温润莹莹,道:“看最后的海贸海寇什么时候结束吧。”

&esp;&esp;而明正天皇那张梨花洁白如羽的玉颜羞红如霞,腻哼一声,也不再多说其他。

&esp;&esp;正是六月盛夏,此刻湖面上的莲花轻轻摇晃不停,其上颗颗晶莹如琉璃的露珠摇动了下,“哗啦啦…”地落在水面上,溅起圈圈涟漪,远处的梧桐树上,似有蝉鸣阵阵,时而婉转,时而低沉,似在宣告着崇平十八年的夏天,渐渐远去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第1302章 崇平帝:北伐平辽,应该就在这一二

&esp;&esp;莱州府府衙后堂——

&esp;&esp;厢房之中,魏王则是与山东巡抚赵启单独叙话。

&esp;&esp;赵启抬眸看向那青年王者,脸上笑容热切不已,说道:“魏王殿下这次跟着卫国公,立了不少功劳。”

&esp;&esp;以赵启的年纪,其实恰恰是需要投靠新主子的需要,来日如果魏王荣登大宝,也就有了入阁的机会。

&esp;&esp;这也是陈汉皇室禁止在乾坤未定之前,任由皇子出京的考量缘故,担心在地方上拉拢官员,结党营私。

&esp;&esp;魏王笑了笑,说道:“还好,这次陪着贾子钰出征,也没有立多少功,主要是增长了不少见识,贾子钰文韬武略,让人受益良多。”

&esp;&esp;赵启恭维了一句,笑了笑说道:“卫国公的确能征善战,乃是一位不世出得名将。”

&esp;&esp;这等封疆大吏,说话的确是滴水不漏,让人各种舒服。

&esp;&esp;魏王陈然点了点头,朗声道:“赵中丞,自山东白莲起事以来,如何?”

&esp;&esp;赵启道:“余孽方面倒不敢说彻底扫除,但已然销声匿迹,锦衣府卫目前也在派探事详查。”

&esp;&esp;魏王陈然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还是得严查,赵王余孽袭杀皇室,可谓丧心病狂,决不能容许这样的人继续猖狂。”

&esp;&esp;赵启道:“王爷所言甚是,眼下,山东府卫兵马也在配合锦衣府卫,对这些歹人严厉清查,除恶务尽。”

&esp;&esp;魏王陈然轻声道:“赵中丞乃当世名臣,这些小事,应不是什么问题。”

&esp;&esp;赵启苦笑一声,摇头道:“下官碰到白莲逆党附逆作乱,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。”

&esp;&esp;否则,以他在山东招怨推行的新政之功,此刻应该是入阁了才是。

&esp;&esp;魏王陈然道:“以赵中丞的能耐,纵是遇着坎坷,也能履险如夷,小王听说了,这次推行新政,山东方面也在全国前五之列。”

&esp;&esp;赵启唏嘘道:“可惜是戴罪之身啊。”

&esp;&esp;魏王陈然恭维道:“父皇圣明烛照,应是看重赵大人之才的。”

&esp;&esp;而就在两人叙话之时,外间一个仆人进入屋内,禀告说道:“殿下,楚王殿下来了。”

&esp;&esp;原来楚王陈钦先前去了北平经略安抚司解送一批军械,算是与边将交好,在半月之前,听到卫国公率领军兵从倭国返回,连忙率领一众扈从,自边关迅速而来。

&esp;&esp;楚王想的是,随着贾珩一同返京,自己在后方坐镇,操持军械粮秣运输的功劳,也能更显眼一些不是。

&esp;&esp;不大一会儿,楚王陈钦在一众扈从的陪同下,快步进入莱州城,然后在扈从陪同下,向着莱州府衙而去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后院

&esp;&esp;正是傍晚时分,晚霞漫天,照耀在庭院之中,恍若为亭台轩阁染上了一层金红纱衣。

&esp;&esp;贾珩此刻伸手相拥着明正天皇,轻轻噙住丽人娇小莹润的耳垂,低声道:“兴子,好了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