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1744节(1 / 3)
&esp;&esp;谢再义进入军帐之内,立定身形,这位大汉新晋的武侯,身形魁梧,面容刚毅,还未来得及前往湖广整饬军务,就碰到了如今之事,拱手说道:“节帅。”
&esp;&esp;贾珩声音中带着几许激赏之意,说道:“谢将军来的正好,此次京城的戍务,由谢将军全权总领,严防奸人乘虚而在神京作乱。”
&esp;&esp;京营十二团营是有戍卫神京城的职责的,当然宫城这一块儿,京营没有资格插手。
&esp;&esp;谢再义面色诧异,问道:“节帅,末将不去山东?”
&esp;&esp;贾珩面色凝重,道:“这次山东变乱颇多蹊跷,你在京中坐镇后方,要仔细提防奸人趁虚而入。”
&esp;&esp;谢再义心头一惊,揣摩着贾珩话语中的意思,脸上若有所思。
&esp;&esp;贾珩摆了摆手,吩咐道:“诸位将军都下去领兵吧。”
&esp;&esp;而后,军帐中的诸将应了一声是,这才各自散去,而锦衣府的亲卫统领立身在军帐之侧,执刀护卫,神情肃然。
&esp;&esp;贾珩两道英气逼人的剑眉之下,目光咄咄地看向谢再义,道:“这次山东变乱,我倒觉得更像是贼寇的调虎离山之计,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。”
&esp;&esp;但他也一时间察觉不出什么不对,或者说虽然暗藏阴谋,但其实是一种阳谋。
&esp;&esp;谢再义刚毅、威严的面容上不由现出凝重之色,说道:“节帅认为京中会有奸人趁节帅领兵出征以后,暗中阴谋作乱?”
&esp;&esp;贾珩目光幽远,说道:“只是一种隐隐的直觉,现在还没有苗头,敌暗我明,尚不知敌寇如今的最新动向。”
&esp;&esp;毕竟人家是经过了两代人,数十年的耕耘和努力,短时间内也不可能侦测出阴谋的苗头。
&esp;&esp;哪怕是帝王也时常会用钓鱼的手段。
&esp;&esp;谢再义虎目咄咄,抱拳道:“节帅放心,京中安危,交在末将手中,绝不会容许宵小作祟!”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我会让锦衣府卫派人时刻通报消息,谨防歹人在京中作乱。”
&esp;&esp;他这样不过是提前留一手,否则,荣宁两府都是家眷,出一点儿事儿都是不能承受之痛。
&esp;&esp;而后,待谢再义离去以后,贾珩又让锦衣府卫唤来了董迁。
&esp;&esp;“节帅。”董迁面色谨肃,此刻已经因为西北以及水战功劳,累功升迁为团营都督同知,身上穿着二品武官的袍服,黑红缎面,其上金色丝线刺绣成各种猛禽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表兄,你这次也不随军出征,在京中领兵保护荣宁两府,同时密切注意京中歹人动向。”
&esp;&esp;万一京中有什么变故,起码有个能够开城门儿的。
&esp;&esp;董迁愣怔了下,目光有些疑惑,但旋即,拱了拱手,坚定道:“珩哥儿放心。”
&esp;&esp;没有再称呼节帅,显然也从贾珩的郑重态度中,察觉出了一些不寻常的端倪。
&esp;&esp;贾珩轻轻拍了拍董迁的肩头,说道:“表兄,去忙吧。”
&esp;&esp;董迁心神一震,再次抱了抱拳。
&esp;&esp;而后,贾珩又是唤了贾家的两位小将进入军帐之中,又一一面授机谊。
&esp;&esp;待诸将离去以后,贾珩转眸看向一旁的陈潇,说道:“潇潇,你这次是随我去山东,还是留在京城?”
&esp;&esp;陈潇玉容清冷依旧,似对贾珩方才的布置没有看到一般,轻声道:“我去山东吧,也省得你去了山东以后,有些不明就里,再遭了别人的美人计暗算。”
&esp;&esp;贾珩:“……”
&esp;&esp;看向那容颜明媚的丽人,一时无语,拉过丽人的纤纤素手,低声道:“你不怕被人认出来?”
&esp;&esp;陈潇玉容幽幽,轻轻叹了一口气,说道:“总归是要面对的。”
&esp;&esp;她其实还想见师父一面,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儿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我是怕你难做,这次过去,不说彻底剿灭白莲教,但战场上兵戎相见,肯定不会手下留情。”
&esp;&esp;陈潇道:“没什么,不过这次好像是有女真人的踪迹,豪格现在也到了山东。”
&esp;&esp;贾珩目光微动,诧异说道:“豪格?”
&esp;&esp;陈潇柳叶细眉之下,清眸之中现出一抹冷意,说道:“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