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1490节(3 / 3)

加入书签

步,足见和硕特蒙古实难对付,学生等不是怀疑卫国公,卫国公这次出兵过于草率了,时值大军新败,士气低迷,朝廷不可再发骁锐,应当韬光养晦。”许乔年目光现出睿智之芒,说道:“恩师,事实也佐证学生所言,顿兵半月,一筹莫展。”

&esp;&esp;如果是年轻帝王看到如此朝臣纷纷下跪相请的一幕,只怕会手足无措,但崇平帝即位大宝已经十余年,什么样的阵仗没有见过?

&esp;&esp;只是,被群臣如此逼请,这位中年帝王心头的烦躁情绪,仍是有一些的。

&esp;&esp;一时间,殿中的气氛陷入了某种君臣僵持之中,随着时间越长,愈发在平静中蕴藏惊天的雷霆。

&esp;&esp;“圣上,卫国公领兵大破和硕特蒙古多尔济以及岳讬,活捉女真和硕成亲王岳讬以及和硕特蒙古台吉伊勒都齐等人,前后歼和硕特蒙古五万精锐,收复湟源,西北大捷……”那红翎信使快速说道。

&esp;&esp;就在这时,还是内阁首辅韩癀出来打了一个圆场,说道:“圣上,微臣以为是否以急递询问卫国公近日用兵方略,如实是事不可为,再提罢兵止戈,倒也不迟。”

&esp;&esp;秦业脸上忧色也一扫而空,心绪激荡莫名。

&esp;&esp;“陛下,这是卫国公的捷报和奏疏!”戴权白净面皮上笑意萦起,从那红翎信使手里接过军报和奏疏,躬身近前,向着崇平帝而去,以便崇平帝御览。

&esp;&esp;近八千字的一更。

&esp;&esp;第1084章 崇平帝:这子钰功劳立得也太快了(

&esp;&esp;大明宫,含元殿

&esp;&esp;此刻,殿中群臣或跪或站,面上神色各异,但都齐刷刷将目光投向戴权手中的那份军报和奏疏。

&esp;&esp;崇平帝微微颤抖着手接过戴权递送而来的军报,迅速展开,阅览而毕,现出团团红晕的面颊喜色难掩。

&esp;&esp;“好!此战过后,和硕特蒙古精锐全失,湟源、海晏几如砧板之肉!宰割由我!”崇平帝阅完军报,感慨说道。

&esp;&esp;下方的军机重臣面上则是现出疑惑之色,目光都落在那份军报上。

&esp;&esp;施杰好奇问道:“圣上,未知卫国公如何笃定和硕特蒙古会与我大汉决战,臣等疑惑不明。”

&esp;&esp;如果按和硕特蒙古的作战特性,大概就是实力不如汉军,然后全军遁逃,在茫茫草原上和汉军展开追逐战,怎么给被施了定身术一样在兵寨中等候着卫国公,并与之鏖战相持半月之久?

&esp;&esp;崇平帝自晕厥以后,难得现出一丝笑意,语气欣然说道:“子钰知和硕特蒙古的多尔济与岳讬持兵马藏匿在湟源、青海,故而以兵寨攻防相诱,而后以反间计诱使敌寇分兵埋伏沟谷,为子钰将计就计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将手中的军报递送给戴权,说道:“让诸卿都看看。”

&esp;&esp;戴权躬身应是,然后拿过军报,向下方的群臣的传阅。

&esp;&esp;“也不知珩哥儿什么时候班师回朝。”贾母面上笑呵呵说道,对着一旁那张白腻、清丽的鸭蛋脸面上现出欣喜之色的鸳鸯说道:“鸳鸯,你去东府,给珩哥儿媳妇儿说一声。”

&esp;&esp;外面儿不是说那小畜生被阻挡在青海之外,不得寸进吗?如何又打了胜仗?

&esp;&esp;说着,转身去了。

&esp;&esp;庞士朗手中拿着军报,第一眼下意识看向军报的印鉴、签押等处,嗯,这是当初在河南之变,让牛继宗愚弄之后养成的习惯。

&esp;&esp;目的就是吸引和硕特蒙古的岳讬、多尔济等人持续投入,以为可以算计汉军,然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。

&esp;&esp;可以说,贾政旁观一场场朝堂争执,政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提升。

&esp;&esp;罗氏摇了摇头,放下手里的针线活,说道:“太妃稍等,我让人去外面问问。”

&esp;&esp;而此刻神京城中正值一片欢腾之中,军民欢庆,鞭炮齐鸣。

&esp;&esp;韩癀面色一紧,拱手道:“西北大捷,臣为大汉贺,为圣上贺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