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1292节(2 / 3)
&esp;&esp;因为此言颇有将自己与贾珩相比的道理,在场一众老油条,闻听此言,都暗暗捏了一把汗。
&esp;&esp;官场不是打打杀杀,是人情世故。
&esp;&esp;贾珩闻言,怔了片刻,却不以为意,哈哈大笑道:“曹将军,好志气。”
&esp;&esp;厅堂之中众将见此,面色微顿,旋即也随之笑了起来,气氛也变得渐渐轻快起来。
&esp;&esp;陈潇秀眉挑了挑,看向那曹变蛟,心道,倒也是一员良将。
&esp;&esp;这时,府卫来报,酒菜已经备好,算是为永宁侯以及京营将校接风洗尘。
&esp;&esp;李瓒手捻胡须,相邀道:“永宁侯远道而来,鞍马劳顿,先用过午饭罢。”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也伸手相邀,说道:“李阁老请。”
&esp;&esp;众将说着话,来到摆好酒菜的厅堂饮宴,推杯换盏,气氛喧闹。
&esp;&esp;待用罢午饭,已是午未之交,诸将纷纷返回营房歇息,而贾珩则与李瓒来到书房议事。
&esp;&esp;李瓒看向那蟒服少年,道:“永宁侯,大同方面的女真兵马已经撤退了吧。”
&esp;&esp;贾珩朗声说道:“自皇太极殒命以后,余下女真主力扶灵柩北返,这场战事差不多落幕了。”
&esp;&esp;李瓒点了点头,喟叹道:“北方烽火,至此才算熄灭。”
&esp;&esp;回顾这一战,实在不容易,北平攻防十余日,宣府也攻防半个多月,大同对峙也有近月,幸在捷音频传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此战虽胜,但暴露出来的错漏仍比较多,居庸关守将玩忽职守,致使关城为女真所破,兵马崩溃,敌寇至河北劫掠,一如往日,而山东方面驰援不力,导致平安州以后,未能及时追击女真入寇之兵,目送敌寇遁逃,诚为可惜,是故,蓟镇到宣府镇的兵力布防体系亟需梳理。”
&esp;&esp;李瓒点了点头,道:“居庸关守将谷元绍,这次玩忽职守,酿成大祸,是我识人不明,山东提督陆琪怠慢军令,也当有所责罚。”
&esp;&esp;这位内阁阁臣,也为先前的入寇主动揽下了责任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阁老不必自责,北平府将校原是旧有边将,积习难改,阁老以一人独镇,能报北平不失,已大为不易,而经此一战,也能挖掘出一些可堪一用的良将。”
&esp;&esp;李瓒道:“我正有意重新调整将校布防之意,永宁侯如是有好的意见,可否说出商酌一番?”
&esp;&esp;贾珩想了想,说道:“北方诸省边镇、卫所、省军都需整饬,不仅是裁汰老弱,为国家节省粮饷,还要选用忠良之将,阁老署理兵部事务,你我可向圣上一同上疏。”
&esp;&esp;其实,这是历史遗留问题,先前没有机会整饬,担心阻力太大,但这次大胜是一次难得机会。
&esp;&esp;挟大胜之威,对山河四省乃至陕甘的卫所、边镇的军将士卒,进行一次成体系的深度梳理,重新打造北方的边防警备体系。
&esp;&esp;李瓒闻言,知道贾珩之意,眼前一亮,说道:“我也正有此意,裁汰老弱,选拔锐士,凭敢战之骁勇将校,御敌于国门之外,但往日掣肘重重,如今的确是一个机会。”
&esp;&esp;陈汉的兵制,从南北诸省再到京营,数百万在籍兵丁已然成为巨大的财政包袱。
&esp;&esp;在过去一二年,贾珩主要整饬的是京营,对河南镇军借中原之乱也多有整饬,兵员战力大为提升,江南江北大营的风气也在慢慢扭转。
&esp;&esp;但放眼望去,不论是西北,还是西南,抑或是北方边镇,大环境没有变。
&esp;&esp;哪怕李瓒亲镇北平,但受制于武事不振的大环境,也不可能大范围的整人、罢人。
&esp;&esp;而现在两位军机大臣趁着北方战事大胜,对山河四省(除河南),以及陕甘两地的边军、省军进行整饬,无疑能极大提升北方防线的防守质量。
&esp;&esp;至于全国,这个工程量就比较大,而且牵涉到地方的军头势力,两人都默契的没有提。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说道:“李阁老,此事姑且就如此定下,对了,那位曹变蛟可以破格提拔。”
&esp;&esp;提及曹变蛟,李瓒笑了笑道:“我已向朝廷书写了请功的奏疏,不过具体职事还在酌定,可将其用于北方防线调整的人事迁转中。”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如以我之见,此战过后,曹变蛟升任一镇副总兵应不是什么大的问题,可以其人镇守一关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