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1105节(2 / 3)
p;&esp;宝琴也笑着接过话头儿,说道:“珩大哥,骨牌有着也好。”
&esp;&esp;这时候的娱乐活动还相对贵乏,几个小姑娘这一路行船,对对子、联诗都玩了不少。
&esp;&esp;贾珩轻声道:“麻将得赶制,现在船上也没法做,骨牌倒是有。”
&esp;&esp;说着,看向鸳鸯,吩咐说道:“去准备一副骨牌。”
&esp;&esp;然后,陪着湘云下了一局象棋,抬眸看向咸宁公主,说道:“你也陪她们玩着,我这会儿去书房看看书。”
&esp;&esp;而后看向正在说话的几人,温和声道:“咱们到了洛阳就不停了,直接进入关中,不然等河面结冰了,就得下船坐马车了。”
&esp;&esp;一众莺莺燕燕点头应着。
&esp;&esp;而后,贾珩返回书房继续思量着回京以后的对策。
&esp;&esp;说是书房,其实仅仅是作为平常看书、休憩之所,靠着舱室的另外一头,内里轩敞,布置典雅。
&esp;&esp;探春已经在书房看着书,见着贾珩过来,起得身来,惊喜问道:“珩哥哥,你来了。”
&esp;&esp;一旁的甄兰也起得身来,提起茶壶给贾珩斟了一杯茶,说道:“珩大哥,喝茶。”
&esp;&esp;自从上次向贾珩请教以后,在这一路上,甄兰就频频拿着书来请教贾珩,贾珩让甄兰在书房的小厅读书。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道了一声谢,托着茶盅,问道:“兰妹妹看的什么书?”
&esp;&esp;甄兰略有几分瘦削的瓜子脸蛋儿上笑意微微,眉眼灵动非常,说道:“珩大哥,宋史,这不是到了开封府,就寻着看看。”
&esp;&esp;贾珩笑了笑说道:“宋史好,好就好在求和,靖康耻,尤未雪,让人正看看求和者的下场。”
&esp;&esp;钦宗求和,开封城破以后,宋室帝姬、公主、皇后皆被掳掠于上,茂德帝姬谷道破裂而死,钦宗皇后朱琏不堪受辱自尽殉节,靠着欺负孤儿寡母夺取天下的赵家人丢尽了华夏正朔的脸。
&esp;&esp;甄兰放下书册,看向那剑眉之下的清眸,心头微动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妹妹多读些史书也好,增加见闻。”
&esp;&esp;“上次听珩大哥说了以后,就翻出来看看,但也是读个热闹,看看故事。”甄兰起得身来,笑意盈盈说道。
&esp;&esp;探春拿过笺纸,悄然打断两人的叙话,道:“珩哥哥,刚才探事送来的飞鸽传书说,京中又催促回京了。”
&esp;&esp;“拿来我看看。”贾珩轻声说着,接过探春手中递来的笺纸,凝神阅览其上文字。
&esp;&esp;其上所载是崇平帝催促贾珩尽快回京。
&esp;&esp;贾珩目光幽幽,轻声说道:“京中又起了新的变故。”
&esp;&esp;在科道御史上疏议和以后,国子监的监生以及翰林院开始裹挟舆论,当然这不是让崇平帝催促的原因,是南安郡王严烨也提出可以议和,这是一位军机大臣的公然站队,无疑更为助长了主和派的声势。
&esp;&esp;而且南安郡王的说法也很冠冕堂皇,东虏势大,据地辽东,非一日而成,自也非一日可灭,这甚至还应了当初贾珩《平虏策》所言。
&esp;&esp;贾珩沉吟片刻,说道:“我已吩咐船只加速前行,尽快赶至京城。”
&esp;&esp;甄兰将莹润如水的目光投落在那张笺纸之上,心头涌起阵阵好奇,问道:“珩大哥。”
&esp;&esp;贾珩沉吟道:“黄潜善,秦桧之流在朝堂大噪声势,试图以士林之意裹挟圣心,朝堂重臣也不乏为其张目者。”
&esp;&esp;不得不说女真里有高人指点,视边境如无物之时根本不会言和,那时候的陈汉根本就没有想过与女真言和。
&esp;&esp;现在吃了一些亏开始以此祸乱朝局。
&esp;&esp;探春柔声道:“珩哥哥,不妨事儿吧。”
&esp;&esp;她刚才先一步看了下,好像是南安郡王也下场主持和议。
&esp;&esp;有时候不得不说冥冥中自有缘法,如果按着原着发展,探春是要为南安郡王的干女儿,然后和亲番国。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道:“无妨,都是一些跳梁小丑。”
&esp;&esp;说着,来到一方三尺长的漆木书桉,坐将下来,重新拿起毛笔开始书写着三国话本。
&esp;&esp;探春见此,拿起研磨着墨汁,看向那聚精会神的少年,明眸就有几许失神。
&esp;&esp;回京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