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1042节(3 / 3)
号这种事,说是小事也是小事,说是大事也是大事。
&esp;&esp;皇太极道:“前日听范先生说,汉为火德,我后金为金德,故而不克,朕之意改国号为清,取水德相克之意。”
&esp;&esp;其实,在平行时空的历史,在十几年前,后金就会改国号为清,但此世明显出了一些偏差。
&esp;&esp;不过,女真对八旗的旗色服饰都是遵循着五行之意,甚至连驻军排布都暗合五行。
&esp;&esp;“皇兄,改国号可是大事,人心浮动,需得好好商议才是。”多尔衮沉吟片刻说道。
&esp;&esp;皇太极道:“这几天就会召集文武百官,正式议着此事,现在就是提前和你说一声。”
&esp;&esp;说着,转而问道:“朕让你联络察哈尔,联络怎么样?”
&esp;&esp;多尔衮连忙回道:“皇兄,臣弟联络了额哲手下的大将巴林,但巴林十分疑虑,没有给明确的答复。”
&esp;&esp;察哈尔蒙古现在还在苟延残喘,归根到底在于大汉隆治年间哪怕再是愚蠢,也知道察哈尔蒙古对大汉的屏藩作用,在辽东失陷以后,后面十几年着力扶持了林丹汗之子额哲。
&esp;&esp;皇太极沉吟片刻,道:“不管有没有回复,待十五弟在汉廷南方搅成乱局,就整军进兵,攻灭察哈尔蒙古。”
&esp;&esp;他等不了那般久了,还有立嫡一事,朝中派系林立,也需要提前筹谋。
&esp;&esp;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,年纪三十多岁,正是年富力强之时,当初夺取辽东、征讨朝鲜屡立战功,手下党羽众多,掌管着正蓝旗、户部。
&esp;&esp;因为与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岳讬关系好,在一次酒后对皇太极颇具怨言,被皇太极借机削成了郡王。
&esp;&esp;多尔衮闻言,不敢多言,点头称是。
&esp;&esp;皇太极眉头紧皱,转而问道:“那个永宁伯贾珩,究竟怎么回事儿?上次十五弟在他手上吃了大亏?”
&esp;&esp;这是说着上次在江南的海门大捷,此事早已传遍了女真上层,皇太极的儿子豪格甚至扬言如果是他对上那永宁伯,断不会有此大败,还损失了三百女真精兵,总之明里暗里对多铎一阵埋汰。
&esp;&esp;这其实也是多铎不愿回去,誓要洗刷败军耻辱的原因。
&esp;&esp;多尔衮道:“这贾珩是汉廷宁国公的后人,这几年新出的小将,听说颇有将略,十分骁勇。”
&esp;&esp;女真之中名将辈出,这种小将太多,如多尔衮二十四岁就被封为睿亲王。
&esp;&esp;皇太极面色阴沉,目中杀机四溢,道:“让人搜集这人的消息,想个法子除掉此人。”
&esp;&esp;一旁的庄妃听着两人叙话,这时也倒好了茶,道:“皇上,睿亲王,茶。”
&esp;&esp;多尔衮从自家小嫂子手中接过茶盅,不敢多看,轻轻饮了一口。
&esp;&esp;就在这时,忽而从外间传来慌乱的嘈杂声音,正在喝茶的皇太极眉头就是一皱,旋即,内侍总管道:“皇上,刚刚从北平传来的急报。”
&esp;&esp;贾珩击退虏寇,俘获女真亲王多铎的消息已经邸报传至诸省,而女真方面在北平府早就派了密谍,而这些密谍自然是汉人。
&esp;&esp;皇太极放下茶盅,沉声道:“什么急报?”
&esp;&esp;那内侍总管躬身弯腰,将手中的邸报双手递送过至御前。
&esp;&esp;皇太极是识得汉字的,就着灯火观瞧,脸色倏变,惊声道:“什么?十五弟被生擒了。”
&esp;&esp;这实在是太过意外,无他,在女真建国以来,还未遭遇这等大败。
&esp;&esp;多尔衮在下方正自猜测着急报为何,并时不时偷看着庄妃的艳丽美色,闻听此言,霍然站起,心头咯噔一下,道:“皇兄?”
&esp;&esp;庄妃也转过那张艳丽、妩媚的脸蛋儿,目光讶异地看向皇太极。
&esp;&esp;对多铎,这位庄妃自是知晓,堪称皇太极的左膀右臂,竟被生擒。
&esp;&esp;皇太极脸色阴沉如铁,忧心忡忡道:“十五弟在江南大败,朝鲜水师一战尽殁,十五弟也被那永宁伯生擒,现在生死不知!”
&esp;&esp;说到最后,“砰”地砸了一下书桉,面色凝结如冰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