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970节(3 / 4)
盐御史则派人予以监督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我打算过两天带着林妹妹前往姑苏看看姑母,姑父如是空暇的话,也可一同去的。”
&esp;&esp;林如海叹了一口气,道:“清明之时去过一次,徒增伤感,你和玉儿去看看罢。”
&esp;&esp;贾珩闻言,点头应着,一路相送着林如海上了船只,注视着船只向江北驶远。
&esp;&esp;“林大人可真是信你。”陈潇目带讥诮,幽幽说道。
&esp;&esp;贾珩转眸看向陈潇,定了定心神,问道:“你这两天,掉醋缸子里了?说话都酸熘熘的。”
&esp;&esp;迎上少年的玩味目光,陈潇芳心深处涌起一抹羞恼,目光霜意寸覆,冷声道:“胡说八道。”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好了,咱们回去吧。”
&esp;&esp;说着,向着拴在渡口旁柳树的马匹而去,
&esp;&esp;安静片刻,陈潇凝了凝眉,跟着贾珩而行,提醒说道:“这些盐商席间心事重重,兴许会再起波折,要不要派人盯着他们?”
&esp;&esp;贾珩从府卫手中接过缰绳,正色道:“已经派人盯着他了,不过他们不会明目张胆而来,估计要观望一阵,看新盐法试行得如何,如果新法受沮,彼等定是再作鼓噪。”
&esp;&esp;扬州八大盐商现在只剩四家,如果在他督军江南江北大营之后,还敢搞什么刺杀、勾结盐枭的路子,那真就是蠢透了。
&esp;&esp;现在他们唯一所做的就是等待新盐法失利,然后乘舆论大起,群起攻讦之势,反攻倒算。
&esp;&esp;陈潇道:“崇平十五年间的税银亏空基本核实,隆治年间的什么时候开始清查,郭家想来在苏州已经收到了风声。”
&esp;&esp;“他是会稽公主的驸马,需要我亲自登门拜访,我已派锦衣府卫前往苏州监视,等过几天到了姑苏,谈一谈。”贾珩叙说着,道:“其实你姑姑过来处置会比较妥当一些,但她这会儿还在路上。”
&esp;&esp;晋阳十来天前就已经出发了,不过还有一个月才能见到,真是有些想念她了。
&esp;&esp;金陵城,栖霞山山脚之下,坐落着一座绿柳白墙、园林深深的宅邸,正是汪寿祺在金陵一座私人庄园。
&esp;&esp;此刻,扬州四大总商皆是一脸愁云惨澹。
&esp;&esp;黄日善看向汪寿祺,叹道:“人人都能成为盐商,这生意还怎么做?”
&esp;&esp;江桐愤然道:“废除专商引岸之制,汪兄,这朝廷当我们是夜壶,不用了就扔,想当年国朝盐税不过百二十万两,使我们祖辈辛辛苦苦,帮着朝廷行销诸省,等到隆治年间可达六百多万两,除缴纳给户部库银外,盐运司还能留下一百多万两。”
&esp;&esp;黄日善叹了一口气,道:“如今人人都成盐商,我等一年所获利银不及先前百一,是该另谋生计的时候了。”
&esp;&esp;听着江桐和黄日善二人的牢骚,汪寿祺眉头紧皱,面色见着颓然,苍声道:“这是要断了我们的根,以后凭票行盐,我等再无每年所得利银,先前补缴亏空,老朽尚不惧怕,但如今总商之位一丢,长此以往,日暮途穷。”
&esp;&esp;黄日善自嘲一笑道:“起初,黄某还以为要将其他几家的盐引还能重新分配,不想这位永宁伯,竟如此狠辣,这是要将锅砸了!”
&esp;&esp;“他当初收着我等捐输报效的兵饷,倒是一点儿都不含湖!”江桐闻言,面色难看,道:“扬州盐业自我等而绝,我等将来都是扬州盐业的罪人。”
&esp;&esp;黄日善说着,看向汪寿祺,道:“汪兄,你想个法子才是。”
&esp;&esp;汪寿祺摇了摇头道:“我也无计可施,现在重华宫的那位完全不理盐务之事,如今我们是强按牛头喝水,如是敬酒不吃,就要吃罚酒了。”
&esp;&esp;黄日善想了想,压低了声音道:“老汪,不如想个法子,先前齐王那边儿不是说愿意帮忙。”
&esp;&esp;当初,因为齐王削爵,填补亏空,扬州盐商从中出了不少力气,齐王也承诺要为盐商保驾护航。
&esp;&esp;汪寿祺默然片刻,说道:“齐郡王眼下在朝堂上也说不上话。”
&esp;&esp;先前与齐郡王搭上线,他押的是他汪家的未来,齐郡王短期也指望不上。
&esp;&esp;“沉大人呢?”黄日善眸光一转,问道。
&esp;&esp;江桐眉头皱成“川”字,说道:“沉大人刚刚被革职留用,哪敢再替我等说话?”
&esp;&esp;“当初与甄家也有一些交情。”黄日善说着,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