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836节(2 / 4)
&esp;&esp;宋皇后见着“挤眉弄眼”的两人,心头也有几分好笑,这些小儿女之间情投意合,的确看着
&esp;&esp;这用后世话说,就是见着两个小两口恩爱甜蜜,脸上时不时露出姨母笑,而宋皇后自是咸宁公主的姨母。
&esp;&esp;听贾珩叙不日启程扬州,咸宁公主轻声说道:“先生,什么时候走?
&esp;&esp;贾珩低声道:“嗯,也就这几天,锦衣府已经在准备好了车马,再将京中的事交代一番后就走。”
&esp;&esp;咸宁公主明眸熠熠地看向贾珩,低声道:“等先生那边儿顺遂一些,可要给我写信才是,别忘了。”
&esp;&esp;显然也担心贾珩将自己抛在脑后。
&esp;&esp;贾珩轻声应允下来。
&esp;&esp;咸宁现在变得有些黏人,或者说与他定情之后,恨不得与他永远黏在一起。
&esp;&esp;端容贵妃瞧了一眼小两口在低声对话,秀眉凝了凝,轻声道:“子玉要南下扬州了?”
&esp;&esp;贾珩不欲深谈,随口岔开话题说道:“圣上交办的差事,不日启程。”
&esp;&esp;端容贵妃想了想,看向那蟒服少年,道:“那子玉在外一切以小心为要。”
&esp;&esp;大抵是岳母对女婿的关切。
&esp;&esp;“臣会谨记娘娘教诲。”贾珩连忙道谢。
&esp;&esp;“母后,母妃,五姐。”就在几人叙话之时,忽地,从远处跑了一个小童,正是八皇子陈泽,在内监的陪同下,说说笑笑地来到殿中,向着宋皇后、端容贵妃行礼,然后看向一旁坐着的贾珩,笑道:“五姐夫,你也过来了。”
&esp;&esp;“泽儿。”端容贵妃在一旁板着脸,神色凝霜,道:“没大没小的。”
&esp;&esp;咸宁公主脸蛋儿羞红成霞,近前,拧着陈泽的耳朵,清眸笑意流波,嗔恼道:“你现在胆肥了,连你姐姐的玩笑,都敢开了。”
&esp;&esp;“姐姐,别拧,哎幼,疼。”陈泽口中叫着疼,转而喊着宋皇后,求告道:“母后,救泽儿。”
&esp;&esp;其实论起来,不仅是咸宁还是陈泽,该唤宋皇后一声姨母,而相比端容贵妃对子女的严厉,宋皇后对两个侄女、侄子无疑要温柔宽厚许多。
&esp;&esp;宋皇后笑道:“咸宁,别欺负你弟弟了,泽儿,你刚才称呼,都是听谁说的?”
&esp;&esp;“母妃身旁的嬷嬷说的。”陈泽坐下来,近千帆,规规矩矩说道。
&esp;&esp;端容贵妃柳叶细眉之下,明眸闪烁,隐见几分冷意浮起,这些宫人就是嘴碎,这八字还没有一撇,就开始嚷嚷起来。
&esp;&esp;宋皇后嫣然轻笑,说道:“这可不能胡乱传着,对你姐姐总归不好。”
&esp;&esp;陈泽点了点头说道:“母后,儿臣知道了。”
&esp;&esp;端容贵妃道:“姐姐,这孩子有时候也挺跳脱的,也该正经读几年书了。”
&esp;&esp;“先前不是说给他找了个老师,现在确定了什么人?”宋皇后凝眸问道。
&esp;&esp;“找是找了,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陆理陆学士,学识渊博,先前臣妾还想寻着国子监的祭酒刘瑜中,但治学太过古板僵化,再说年龄大了,精力不济,而国子监司业颜宏也挺合适,但陛下否了。”端容贵妃轻声说着,显然对自家儿子的教育十分上心。
&esp;&esp;贾珩原在下首坐着,闻言,手中的茶盅轻轻一顿,圈圈涟漪在茶水中荡起,心思起伏莫名。
&esp;&esp;陆理……八皇子的老师怎么能是陆理?
&esp;&esp;不过稍稍想想,倒也属平常,陆理是状元出身,在翰林院磨勘甚久,学问与文采也十分出众,担任一位幼年皇子的老师,从身份和学问而言,合情合理。
&esp;&esp;只是这么一个人……
&esp;&esp;“先生在想什么呢?竟这般出神?”见贾珩停杯思索,咸宁公主凑近脸去,星眸看向对面目光幽深的少年。
&esp;&esp;贾珩笑了笑,道:“没什么,想起了一桩旧事。”
&esp;&esp;说着,喝了一口。
&esp;&esp;虽说魏梁两王都为皇后所出,魏王再不济,还有梁王,但八皇子天资聪颖,难保陆理不会烧冷灶,还需要再观察观察。
&esp;&esp;这时,咸宁公主也不疑有他,而是看向宋皇后与端容贵妃,柔声道:“母后,母妃,阿弟上次吵着说让我教他骑马、射箭,说是来日大一些,领兵出征东虏,为父皇分忧。”
&esp;&es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