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06(2 / 6)
住持开建了法海寺,当初,还是我出了点力,允许他建寺成功的呢。”
慧远微微一笑:“昙顺建寺之事,多亏你的帮忙了,天师道毕竟是道教,与我佛教信仰不一,所过之处,也不乏毁寺灭儒之举,昙顺远来广州,还能建起法海寺,传我佛教,我真的是要多谢阿嘏的帮助呢。”
卢嘏哈哈一笑:“我不是帮佛祖,是帮你宝玉。当年我们在少年之时,意气风发,想要靠自身的才学,有所作为,澄清天下,只可惜,我们这样的书生,手无缚鸡之力,在乱世中,百无一用,最后我南下由玄入道,而你则遁入空门,这几十年来,我们总算可以用自己的所学,让我们的儿子,弟子做点实事,改变天下,也算多少实现了我们少年时的理想啊。”
慧远平静地说道:“是的,当年你我分手之时,正是五胡乱华之初,也是最黑暗,最残酷的那段时间,你南下得早,还没有看到北方那生灵涂炭,尸横遍野的惨状。我本想追随你,一起南下,可是路上遭遇了无数的乱兵盗匪,几次都差点没命,但在生死一线之时,总会有佛祖保佑,以其大力指引我一条生路,于是我改为向北,入桓山后遇我师父,传道授业,终于悟道而入佛门。”
卢嘏的眉头微微一皱:“可是你们佛家,只能消极避世,许人一个死后的轮回,教人敬畏,而我们老庄之学却并非如此,还是要做些实事,澄清这个天下的,我生不逢时,来东晋之后,因为我们卢家在北方的名声太大,反而受到王家,谢家这些家族的压制,一身才学无法发挥,只能与天师道结交,由玄入道。终于,在我儿卢循这辈上,有了些成就。”
慧远轻轻地叹了口气:“可是我这一路而来,令郎的这些个成就,看起来和当年北方的石虎,冉闵这些杀人魔王,并无二样。阿嘏啊,你真的觉得这些可以称为成就吗?”
卢嘏的嘴角抽了抽,咬牙道:“要想治世,必先荡平妖孽,宝玉,你也到南方几十年了,那些世家大族是什么个德性,你应该清楚,不要以为桓伊给你修了个东林寺,就得感恩戴德,哼,这些个世家贵族,不过是想要利用你佛家那种清净无为,与世无争,修业福报的这套理论,来消除民众的反抗之心罢了。”
慧远淡然道:“这些事,我自然明白,但佛就是佛,并不是用这套理论欺骗和麻木世人,也不是说只有出家剃度,才能修行,我们只希望人人能得到平安,人人能修善果,如果人人心向善,那这个世上,又岂会有这些纷争和战乱呢?”
家破人亡现世报
卢嘏微微一笑,说道:“宝玉啊,你还是跟少年时一样,总是想要把自己隐藏进一个虚幻的,理想的世界里,就象那庄周梦蝶一样,看起来无忧无虑,可以随心所欲,老实说,这确实很吸引人,只不过,在这个混浊的世道里,这是不可能实现的。”
说到这里,卢嘏沉声道:“就象你当年的南下之路一样,你害怕了北方的战乱,想要投奔南方,可是你连路都没走一半,就遇了无数的乱兵,马贼,几乎连命都没了,不管你说的那个佛祖显灵是真是假,但实际上,你只能违背最开始时的意志,转头去向北方,你的运气好,到了桓山正在传教的释道安那里,成了他的弟子,可无数象你一样在北方到处乱跑的汉人士族,却没你的好运气,只能死于非命。最后让北方平定下来的,难道是靠佛祖,或者是你的师公,师父吗?”
慧远平静地说道:“佛法无边,并非你我可以想象,也许阿嘏你以为北方的由乱入治,是靠了苻坚,靠了北魏,但在我看来,这些都不过是佛祖的意志使然,天下大乱,而后治世,这是靠了佛祖以其法力,降下能扭转乾坤,平定天下的有缘之人,而我等佛门之人能做的,就是在这个有缘之人平定天下之前,先尽可能地挽救这乱世之中的芸芸众生。”
卢嘏哈哈一笑:“那得看那些世俗的统治者,是不是买你这账了,我说宝玉啊,你说苻坚,姚兴这些是有缘之人,那石虎,冉闵,拓跋硅这些凶暴之人,他们就没有缘了吗?”
慧远微微一笑:“这些是地狱逃到人间的修罗鬼怪们,就是要让人间众生,经历苦难,以赎其前世之业的。”
卢嘏冷笑道:“既然是因果循环,赎前世之罪业,那又要你们来保护什么?让他们早点死了,不是早点投胎,也还了前世的罪孽吗?”
慧远摇了摇头,说道:“有些人是罪业太多,一世都难以偿还,要多世来消业,而有些人,是不应该,也不必吃这些苦的,所谓佛渡有缘人,如果是在这个乱世之中,心存善念,一心向佛,那佛祖会减轻他们的痛苦的,而这些,就是我们这些佛祖在世间的使徒们所要做的事。开寺授业,渡化世人,拯救一些可以拯救下来的人,这就是我们的职责。”
卢嘏笑着摆了摆手:“好了好了,宝玉,这些话你去跟你的弟子们说吧,跟我们这些老友,就不必提了吧,你当年是那么喜欢老庄之道,那么喜欢逍遥自在,就因为在乱世中差点没了命,才意识到这世上不是可以随我们的意志而逍遥快活的,于是你转入另一个极端,想要苦修渡世,是的,你成功了,你成了大师,名
↑返回顶部↑